你知道嗎?乳癌是婦女生命殺手,但及早發現就能降低危害。1名50歲女姓患者,因摸到乳房腫瘤,就醫檢查診斷為乳癌,透過透過乳房保留手術、化學治療、放射線治療控制病情。2年後因追蹤腫瘤指數變高,發現癌細胞轉移至骨頭,經放射線治療及賀爾蒙治療成功消除腫瘤,腫瘤指數下降,持續治療追蹤中。生體健康是最好的財富,鄭本岡分享網路文章,僅提供參考,鄭本岡關心你!

高熱量、高脂肪飲食 恐是乳癌危險族群

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醫師吳玉婷說明,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統計資料顯示,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,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,約為每十萬名婦女中有178至188人。每年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,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,相當於每天28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、5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。

如果未曾生育、哺乳或高齡產婦,有乳癌家族病史者,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,飲食偏好高熱量、高脂肪、甜食者,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,體型肥胖、中年發福者要特別注意,恐怕是乳癌危險族群。以下為6項乳癌前兆,如果有上述問題,必須立即就診乳房外科,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,避免延誤治療:

1、乳房疼痛

2、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,甚至分泌物中帶血

3、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

4、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、發紅潰瘍等異狀

5、乳頭凹陷

6、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

手術保留重建乳房 減少乳房變形

傳統乳房全切除手術治療,傷口大、術後疼痛高,術後病人自我滿意度低,影響生活品質。現今手術治療,會根據個人的年齡、身體狀況、停經前後、賀爾蒙受體、標靶基因表現及癌症期別的不同,進行不同的治療規劃,更會評估術後病人自我滿意度及生活品質,儘量乳房保留重建或微整型手術,強調乳房整形重建,減少乳房變形,讓手術完善又能保留乳房外觀,隱藏疤痕。

如果病人已有骨頭轉移,千萬不要放棄個治療,可透過個人專屬的化學治療、賀爾蒙治療、標靶治療等,降低治療不適及副作用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。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乳癌個案高達83%,5年存活率更超過9成,定期接受癌症篩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是預防的不二法門

預防兒童肥胖我們可以做甚麼?營養師的建議…

【華人健康網文/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】根據調查全球過重或肥胖兒童從1990年的3,100萬人,到2015年已增加的4,200萬人。台灣,根據教育部104年的資料,國小及國中過重及肥胖者,分別為28.7%及29.2%,將近達30%,是亞洲之冠。

但至今,還是很多家長對肥胖兒童存著錯誤觀念,覺得小時候胖,等長大就會自然變瘦,所以無需太多擔憂;殊不知肥胖兒童在進到成年期時,大部分仍持續肥胖,肥胖相關身、心理疾病都會持續與惡化。因此,肥胖兒童的預防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情。

預防兒童肥胖,家長佔有重要的角色,因為他們是兒童食物提供及生活型態掌控的主控者。美國小兒科學會,呼籲家長做下列幾件事,來預防孩子的肥胖,包括讓孩子每天吃5份蔬菜與水果(3蔬2果);每天看電視與用電腦的時間應小於2小時;每天至少1小時的運動;勿喝含糖飲料(0)。每天吃早餐、減少外食,每週至少5-6次全家一起吃飯等。

好的飲食習慣的建立,家長身教是非常重要,因此提醒您,不要在孩子面前,批評食物的好壞;不要只挑自己喜歡的食物吃;不要把食物當成獎勵、強迫、恐嚇、威脅的工具,而影響孩子進食的行為。讓家中盡量不要有高熱量食物,如甜點、巧克力、奶油、含糖飲料等;幫孩子準備一個健康食物餐桌及營造愉快的進餐環境,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,遠離肥胖的威脅。

鄭本岡【延伸閱讀】

  • 抗發炎止咳 鳳梨搭配薑黃效果佳 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楊惠雯 的頭像
    楊惠雯

    楊惠雯愛分享

    楊惠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